科研服务地方,我们在行动——记南宁学院第五期社会调研

2020-06-12作者:姚锦金编辑:黄鼎芹点击数: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嘱托: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6月初,南宁学院持续开展“科研服务地方,我们在行动”之“江”系列调研活动。第五期调研以“传统村落与现代发展”为主题,由学校副校长陈雄章教授带领和指导,调研组成员有陈铁、覃凤彩、黄丽军、杨小凤等20人,分别来自相关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6月3日、7日,调研组分别走进邕宁区的蒲庙镇,宾阳县的古辣镇、中华镇、武陵镇、大桥镇等地开展调研考察。

壮乡民居:蒲庙镇北觥古民居

6月3日,调研组来到学校附近的蒲庙镇仁福村,调研北觥古民居。北觥古民居属于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抗法英雄苏元春得力助手颜崇魁的故居。故居是颜崇魁回乡后按照当地壮族建筑形式所修建,具有较高的壮族民族考古价值。颜氏古民居共6座18间,面积约800平方米,为砖木青瓦结构,除大宅门已被拆除之外,其余大部分保存完整。古民居分卧房、餐厅、客厅等,其建筑形式与今天仍在当地壮族群中沿用的壮族民居形式基本相同。每间房的门、窗、神楼、屋檐等均雕刻花鸟虫鱼和龙凤呈祥等图案,部分墙壁还有多彩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调研组与颜崇魁曾孙颜友群老人交谈

古民居已经受到破坏

北觥古民居外观

调研组开展田野调查,了解颜氏家族历史

调研组与热情好客的村民合影留念

家族兴衰:蔡氏古宅、磨家大院

6月7日,调研组赴宾阳,考察蔡氏古宅、磨家大院,感受家族兴衰。蔡氏古宅建筑群,处于宾阳县古辣镇蔡村的中心,古宅群始建于何时已难于考究,最古老的建筑在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毁于兵燹,现存最老的建筑为清代举人蔡凌霄于咸丰九年后重修。蔡氏古宅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性,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明清时期岭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价值。磨家大院位于武陵镇南面,为清末民初岭南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围屋建筑。磨家大院在网络上的资料不多,从现场的简介牌可以大致看出,该大院之家族曾经非常辉煌,创下不少佳话,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繁华大院如今只是空院一座。

陈雄章教授用百度卫星地图现场讲解宾阳的地理位置

蔡氏古宅的外观

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

蔡氏古宅正厅的功名石

考察磨家大院

名人故居:程思远故居、陈良佐故居、韦日坚纪念馆

调研组参观名人故居,接受爱国爱党教育。程思远先生旧居位于宾阳县大桥镇大程村委两岸村。程思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风云人物,为全国人民熟悉。陈良佐故居位于宾阳县武陵镇白沙村,时代为中华民国,陈良佐是广西民革的创始人之一。宾阳县第一位中国好人韦日坚纪念馆位于宾阳县中华镇宣村,2011年10月1日凌晨1时30分,韦日坚在抗击台风“纳沙”带来的洪灾中,为确保村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奋不顾身地冒雨开闸泄洪,不幸英勇献身,终年61岁。

调研组考察程思远故居在雕像前合影

调研组与宣村老村长交谈,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

调研组参观中国好人韦曰坚纪念馆

调研组老师在韦日坚纪念馆留下笔迹

调研组老师写下的敬词,要向韦日坚同志学习

领略宗祠:陈氏宗堂、黄氏宗堂

陈氏宗堂位于古辣镇义陈社区,建于明朝末年,附件乡邻历来称为“家庙”;地处宾阳县农业大镇的“陈氏宗堂”,周边村民多以陈姓为多,每年冬祭,除了附件村民,还有来自上林、马山、横县、宾阳、灵山、南宁等地群众到宗堂祭拜祖先,这些古建筑、古文化已成为各地族人缅怀先祖的处所。黄氏宗祠位于武陵镇留寺村,由民国广西名人黄旭初选址建设,武陵留寺村黄氏与容县黄氏同出一脉。解放前,黄氏宗祠曾经是昆仑关战役的伤员旧址所,也是中共老一代革命家雷经天领导的党组织的活动场所。解放后,黄氏宗祠被当作四旧被摧毁,十年前,黄氏族人集资重建了宗祠,并将昆仑关与雷经天等史事载记与宗祠大门口上。

陈雄章教授现场讲解古辣种植水稻等农产品的优势

在陈氏宗祠与管理员老奶奶亲切交谈

陈氏宗祠始建于明朝

广西黄氏宗祠

秀峰塔位于宾阳县大桥镇水美村,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

缅怀英雄:古辣镇烈士纪念碑、留寺村烈士纪念墓

古辣镇烈士纪念碑记载的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永淳县(包括现在宾阳县古辣镇、甘棠镇等)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及中共桂中南地区领导的指示,建立了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直属第三营(前身是永淳游击队)。在与强大敌人频繁激烈的战斗中,直属三营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为祖国、为家乡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至1959年元月直属三营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永淳县大队止,历时400余天,经过大小战斗26次,歼敌90余名,并完成了接受国民党永淳县自卫队陈洪盈以下官兵125人枪,以及代伪县长农大儒为首的伪县府职员50余人慑于形势所迫而返回县城向我方投诚的历史使命。永淳直属三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永淳县的及早解放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值得我们自豪和纪念,因此建碑颂德、铭记历史。

留寺村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村庄,是抗日战争昆仑关战役战地医院遗址,1928年中共广西特委雷经天同志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宾阳指导建立党的组织,该村村民龙炳煌、黄善才为全国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分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修建烈士墓。该村为昆仑关战役后在村里治伤,后被日军扫荡杀害的67名无名抗日壮士修坟立碑;为昆仑关战役后宾阳会战在甘棠阻击日军的国军76师228团3营7连上尉连长陈金亭单独修了一座墓地,并一直不断在努力寻找陈金亭在湖南的亲属;还修建了一座占地有半亩左右,高达30多米的“抗日壮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由于农历五月十三是这些无名壮士下葬的日子,留寺村群众每年都习惯进行缅怀纪念活动,少则六七百人,多则几千人前来参加祭拜活动。留寺村抗日战地医院,抗日壮士墓,抗日壮士纪念碑和抗日战壕遗迹遗址,长期以来已经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产学研处供稿 文/姚锦金 图/陈雄章、蓝军斌、蓝志军、宋景弘)

陈雄章教授与烈士纪念碑管理人员交谈

威严耸立的革命英雄纪念碑

调研组参观古辣革命历史纪念碑

陈雄章教授现场介绍抗战历史故事

调研组祭拜抗日战争昆仑关战役烈士

留寺村村民建立的“抗日壮士永垂不朽”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